谨防求职诈骗,守护职场起点
求职避坑指南:以下内容请务必警惕!
求职,是年轻人奔赴理想、职场人寻求新契机的重要旅程,却也成为诈骗分子“围猎”的目标。从虚假高薪的诱饵,到伪装成正规流程的陷阱,求职诈骗手段多样,稍不留意就可能让辛苦积攒的积蓄打水漂,甚至陷入法律风险。除了常见的刷单、缴费骗局、订票、代卖垫付、强制下载APP等新型套路也逐渐浮出水面。认清这些陷阱,才能让求职之路更稳妥。学会识别、规避求职诈骗,是开启职业新篇的“必修课”。 一、求职诈骗的典型“套路” (一)“高薪兼职”的甜蜜陷阱 “日结300+,在家就能做”、“无门槛拿高薪”、“轻松月入过万”……这类看似诱人的兼职、副业招聘,常藏着猫腻。诈骗分子先以简单任务(如点赞、刷单)小额返现获取信任,再诱导参与大额“垫资任务”,一旦投入资金,就会以“任务未完成”“系统故障”为由拒绝返还,让求职者血本无归。让求职者既没拿到高薪,还陷入经济与法律的双重困境 。更有甚者,借着“培训兼职技能”名义,推销高价课程,实际教学内容与承诺天差地别 。让求职者既没拿到高薪,还陷入经济与法律的双重困境 。 (二)伪造招聘流程 一些诈骗分子模仿正规企业招聘流程,伪造企业官网、盗用知名公司logo,发布虚假面试、笔试通知,甚至搭建看似专业的“招聘网站”“企业邮箱”。他们通过“面试通过”的虚假反馈,让求职者放松警惕,从“面试”到“录用”流程齐全,却在入职前索要“服装费”“档案管理费”“保证金”。等求职者缴费后,要么以“岗位调整”让其继续交钱,要么直接失联,让求职者既损失钱财,又错过真实的工作机会 。更有甚者,借着“培训兼职技能”名义,推销高价课程,实际教学内容与承诺天差地别 。让求职者的期待落空,还损失钱财 。 (三)“传销式”求职陷阱 这类陷阱常以“创业项目”“团队合作”为幌子,把招聘当“拉人头”工具。一旦求职者入职,就会被要求发展“下线”(即亲友),通过层级返利、虚假业绩诱导投入资金,形成传销链条。求职者不仅自身钱财受损,还可能因参与传销触犯法律,陷入违法边缘 。 (四)、小心“代卖垫付”:低买高卖的诱惑背后是陷阱 “帮公司代卖商品,低买高卖赚差价,无需囤货”——这类“轻松赚钱”的岗位其实暗藏风险。骗子会先让求职者垫付少量资金购买商品,承诺卖出后返还本金和佣金。初期可能顺利兑现,但当求职者垫付大额资金后,对方会以“商品未售出”“系统冻结”为由,卷走钱款消失。 正规的销售岗位不会要求员工先行垫付资金,凡是以“代卖”“差价”为噱头,诱导你掏钱的,很可能是诈骗。 二、避坑实用技巧:“三查三拒”原则 (一)查企业:验证真实性 收到招聘信息后,别着急投递或前往面试。第一步查企业“身份”。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、天眼查等平台,查询企业的注册信息、经营状态、有无行政处罚记录。正规企业的招聘,会在官方渠道(企业官网、官方公众号、正规招聘平台)发布信息;若仅通过社交软件、小众网站推送,且企业信息模糊,务必提高警惕 。 (二)辨流程:警惕异常要求 正规招聘以“选人”为核心,若流程中出现这些情况,立刻警觉:要求缴纳任何费用(除法律规定的职业资格考试费外,企业无权收“押金”“手续费” );频繁强调“交钱就能入职/晋升”;索要银行卡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遇到这类“异常操作”,直接判定为诈骗,拒绝配合 。 (三)存证据:留存关键信息 求职前,用“企业名称+诈骗/投诉”等关键词搜索,查看网上评价。很多求职者会分享遭遇诈骗的经历,能帮你提前识别风险。同时,对“承诺过于美好”的岗位(如无经验却高薪、工作内容与薪资严重不匹配 ),保持怀疑,拒绝“天上掉馅饼”的诱惑 。 求职过程中,与招聘方的沟通记录(聊天记录、邮件等)、招聘信息截图、缴费凭证(若不幸涉及)都要妥善保存。一旦发现异常,这些证据能帮助维权,配合警方、劳动监察部门追溯诈骗分子,降低损失 。 求职路上,机遇与风险并存。长垣智小聘郑重提醒一定要识破诈骗套路,用谨慎与理性武装自己,无论你是初入社会的毕业生,还是寻求转型的职场人,记住:求职有风险,避坑要先行!才能真正拥抱职场机遇,让每一步都走得踏实、安心,开启属于自己的职业美好旅程 !
Copyright ©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河南省智慧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
豫ICP备2024045715号-3
豫公网安备41010702003431号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创智天地大厦1505 EMAIL:lzhrcw@126.com
ICP经营许可证:豫B2-20240258 人力资源证: (豫)人服证字〔2024〕第0193000923号
Powered by PHPYun.